四進四連四幫
圖為市投資發展(集團)有限公司小分隊成員(陳鵬、湯昌、盧建軍、蘇道剛)正在幫助村民栽種煙葉。
“小分隊一來就干了件大好事,開出一條路,解決大問題,再也不擔心稻谷會爛在田里了。"日前,記者在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周家一組采訪時,患有眼疾的村民周黑古說到家門口那條2.6公里的山路,特別激動。這是自去年6月底市投資發展(集團)有限公司“連心"小分隊進駐流坑村以來,這個千年古村煥發生機的一個縮影。
流坑村位于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,距縣城38公里,該村歷史悠久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,為“十三五"省級貧困村。該村山多田少,耕地面積3380畝,山地面積27800畝,全村總人口6000余人。去年6月29日,小分隊進駐該村。在走訪過程中,小分隊發現周家一組、羊田二組等5個村小組有200多畝良田被大山阻斷,由于山里沒有村民居住,所以一直沒有修路,進出只能靠一條一尺左右寬的山間小道,農用車開不進去,稻谷全靠肩挑手扛,每年因不能及時運送而造成很大損失。在小分隊的積極協調下,市投資發展(集團)有限公司拿出10萬元用于修路,村民也積極投工投勞,終于在去年晚稻收割前修通了這條致富之路、希望之路。開通那天,四面八方的村民都趕過來放鞭炮慶祝,七十多歲的董大爺握著小分隊隊長陳鵬的手說:“這座山擋了我們祖祖輩輩,終于被你們打通了!"
在流坑13組,記者看到很多村民正在田間栽種煙葉,村民董志偉告訴記者,因地勢較高,缺乏水源,這里300多畝田只能靠天灌溉,水稻種植收益很差,小分隊咨詢了農業專家后認為這里適宜栽種煙葉,而且煙葉的經濟效益比水稻好得多。于是小分隊大力鼓動村民種植煙葉。沒有技術,小分隊便邀請專家到村講解種植技術。沒有資金,小分隊便積極協調信用社和政府貼息貸款作為啟動資金,建煙棚、買煙苗。目前,該村200多畝煙田的施肥和蓋膜都已經完成,正在栽種煙苗,預計在7月收產。
小分隊隊長陳鵬說,今年村里要成立一個煙葉種植專業合作社,形成產業模式,帶動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。為徹底解決靠天吃飯問題,在鎮、村的幫助下,小分隊準備規劃建設一個永久性的小水庫,解決灌溉用水問題。為此,小分隊一方面積極協調相關部門,努力爭取上級項目資金,另一方面大力爭取單位扶助,市投資發展(集團)有限公司也計劃每年“擠"出20萬元投入水庫建設。目前該水庫項目正在做前期設計工作,力爭今年動工。
此外,為充分發掘流坑的旅游資源,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村旅游,小分隊幫助該村發展特色水果種植。在麻坑村橋頭,記者看到這個特色果園,里面種植了藍莓、草莓、火龍果、獼猴桃等特色水果,目前,200顆藍莓已種植成功,預計今年7月掛果。流坑村委會主任董紹康感慨地說,流坑人多地少,長期以來發展較為緩慢,“連心"小分隊的到來,猶如攪動了一潭沉靜多年的水,古村正一天天發生新變化。